经常看漫威电影的朋友们都知道,电影中经常会有一位戴着墨镜慈祥的老人客串的人物,他就是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美国漫画英雄之父——斯坦·李,斯坦·李本名史丹利·马丁·李伯,1922年12月2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是漫画创作者、编剧兼演员。

斯坦·李童年家庭很贫困,1922年12月28日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小公寓里,他的父母都是来自罗马尼亚的犹太移民。斯坦利的父亲是个裁缝,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大萧条后,就只能零星地揽点活干。受生活所迫,斯坦利跟着父母频繁搬家。9岁时,弟弟拉里出生,一家四口挤在一室一厅的小公寓里,兄弟俩享受着唯一的卧室,父母 却只能睡在客厅的折叠式睡椅上。从小,斯坦利就喜欢阅读神秘小说和冒险故事。求学期间,他跳过几次级,所以总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常被同学们排斥在外。他靠阅读书籍支撑着他熬过艰苦的生活,在书籍和电影中,他找到一个奇幻、冒险、精彩的世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现实的失落,那个时候他就开始写一些小故事来激励自己,并为故事中的角色描绘一些性格,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了他的最初的漫画作品。高中时代的斯坦利是个文学青年,热爱写作,当地一家报纸曾组织征文比赛,由于斯坦利获奖的次数太多,这家报纸不得不改变评选规则以阻止他再次参加比赛。为了补贴家用,小斯坦利到处找活干。他曾给报纸长期写过讣闻,帮美国国家结核病中心写过新闻通稿,帮餐馆送过三文治外卖,做过制裤公司的杂工,做过百老汇大戏院的引座员,还做过《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订报员。1939年,16岁的斯坦利从高中毕业。在舅舅的介绍下,斯坦利跟当时的通俗杂志和漫画书出版商马丁·古德曼见了一面。古德曼同意让斯坦利到自己的Timely漫画公司做助理,周薪是8美元。而Timely就是神奇漫画公司的前身。可能是年少时候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在创作上巨大的影响,斯坦·李创作的每个超级英雄都始于非常平凡的人,甚至是一个不受人欢迎的“宅男”,这些人物都是他自己的影子。

1941年,斯坦李生平第一部作品问世,即《美国队长》系列漫画的第三部。斯坦利负责填写内容,漫画由别人来画。他开始第一次使用笔名“斯坦·李”。就在他的作品问世的同一年,总编乔·西蒙因与老板古德曼发生冲突而辞职,并带走了一些得力干将。时年30岁的古德曼任命仅仅19岁的斯坦·李为临时总编,并很快被扶正,在总编职位上一直干了30多年,同时兼任艺术总监。1972年,他成为神奇漫画公司的发行人和董事长。之后斯坦·李应征入伍。在美国陆军,他主要是写写训练手册、宣传口号,还 间或画些宣传的卡通画。他的正式军职是“剧作家”。二战结束后,斯坦·李回到纽约,重操旧业。1961年11月开始,在搭档漫画家杰克·科比的协助下,他创作了《神奇四侠》、《蜘蛛侠》、《钢铁侠》、《雷神托尔》、《绿巨人》、《X战警》、《奇异博士》、《超胆侠》等漫画角色。他们创造出了后来被称 为“神奇模式”的漫画创作流程,这一流程一般是主创斯坦·李提出故事的大纲和结构,画家杰克·科比负责绘画和对一些小场景和情节的修改,写手史蒂夫·迪托负责所有的对话和最终的一些情节上的修改。1972年,斯坦·李并成为了漫威漫画公司的发行人和董事长,从此开始慢慢淡出具体创作,却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漫画英雄之父,直到1998年,他离开神奇漫画公司。他创作出来的美国英雄不计其数,而且每位英雄都个性鲜明,几乎代表了美国的不同形象。

斯坦李不仅创造出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英雄,甚至还亲自参与到英雄们的世界中去,在不少电影中人们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钢铁侠》中的选美裁判、《美国队长》中的保安、《复仇者联盟》中退伍的老兵、《超能陆战队》弗雷德的父亲等等 。

而斯坦李被国内大家所熟知,则是在央视探索频道播出的节目《斯坦李寻访现实版超人》;节目以纪录片的方式呈现,主题是在全球各地寻访有着斯坦李所创造的英雄角色中接近能力的普通人,这与我们中国所制作的《高手在民间》有异曲同工之妙,难怪这么接地气的斯坦李在2015年11月2日发布了他最新的创作《Arch Alien》(暂译《星际战神》)的电影,他将目光对准了中国,该片也将在中国广州取景;合作团队包含了老搭档比尔以及金牌编剧威廉姆-麦克唐纳,尽管麦克唐纳解释这是一部充满超自然元素的科幻惊悚电影,斯坦也承认这是自己参与的第一部非超级英雄电影,但他还是会加上超级英雄的元素。并透露可能会有中国演员来出演他新片中的中国人角色,如果是创造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斯坦李说:“那他必须会功夫!功夫不好不要他!”